祭拜老把头文艺演出
放山
抚松,人杰地灵,这里的长白山人参文化更是源远流长。
位于我省东南边陲的抚松县,是中国久负盛名的人参之乡,腊月初八,记者走进参乡,亲身感受了一下这里的传奇。
参乡境内“藏天然之秘,蕴万古灵奇”,这里山高林密,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东北最大的高山湖泊——长白山天池,位于参乡东南方的中朝边境线上,是两国的界湖。茂密的森林、温凉的气候、肥沃的土壤,成就了这里的人参产业,更创造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人参文化。
据史料记载,抚松县采挖野山参的历史已有1400多年,园参栽培也有450多年的历史。与此同时,人参故事口口相传,从民间传说到歌舞、绘画,再到书法、摄影、书籍,人参文化更是以各种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目前,《抚松人参故事选》《人参姑娘》等30多部书籍已先后出版。
从20世纪90年代起,抚松县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的9月1日到5日定为“中国·抚松人参文化节”。
传奇一
挖参人的鼻祖“老把头”
“哪一路人敬哪一路神,放山人敬老把头神”,在抚松当地,挖参人将“老把头”孙良尊为祖师爷,并以神灵供奉。
放山人不仅给老把头立祠建庙,还给老把头过生日,庆祝把头节。过去每年农历三月十六这一天,放山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虽然现在人们不迷信了,但还会在这一天给老把头过生日。按当地习俗三月十六是过了年以后头一个大节,参农比过年都看重。把头节过3天,这3天分别是三月十四杀猪、修庙,三月十五摆席,三月十六拿着猪头到“老把头府”给老把头上供。抚松人参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德富告诉记者,吉黑辽三省东部山区的10多部地方志,包括《吉林通志》《永吉县志》,都有三月十六给老把头过生日的记载。
人们不禁会问,老把头是否真有其人,是哪里人,跟人参有怎样的联系?抚松人参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德富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给出了答案。
“家住莱阳本姓孙,隔山片海来挖参,三天吃个蝲蝲蛄,你说伤心不伤心。如果有人来找我,顺着古河往上寻。”这是传说中老把头咬破手指在大石上写下的绝命诗,落款没有“孙良”的名字,却有时间是“三月十六日”。按挖参的时节,这首诗应留在农历六七月间,不应是春季。根据现代人留密码的规律,一般都是自己的生日,这样人们把三月十六日当作孙良的生日也合情合理。循着诗中所说“家住莱阳”的线索,王德富来到莱阳并找到孙良家谱。经过认真考证,孙良是莱阳市穴坊镇富山村人,出生时间应为明末清初。而据《莱阳市志》记载,1643年(明崇祯十六年)、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莱阳先后发生清兵陷城和反清起义兵祸,1667年(康熙六年),莱阳发生过雪灾、地震、大饥荒等自然灾害,这也就是孙良闯关东的主要原因。
传说孙良的母亲患了重疾,孙良听说长白山的人参可以治母亲的病,他告别新婚不久的妻子,去深山采参为母亲治病。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长白山,一个人“放山”。有一天他正在林子里走,忽然看见一个人也在“放山”,顿感亲切。此人叫张禄,两人格外投缘,便结拜为兄弟,一起挖参。一次张禄在挖参时与孙良走散,孙良怕出意外就进山找人,可到处都找不到兄弟的踪迹,由于饥饿劳累昏倒在地,他咬破手指在身边一块大石头上写下绝命诗后气绝身亡。后来人们进山“放山”、打猎,看见石头上的字,敬佩孙良的为人,就都传颂此事,为他修建庙祠,作为“山神”(老把头)加以祭祀。自21世纪初,抚松的“老把头”庙会在传统祭祀的基础上增加了邀请老把头家乡山东莱阳地方政府和孙良后人参加的内容。古老的传说,深刻地表现了东北人的优秀品格,展示出人参文化独特的深厚内涵,成为当地重要的人文标志。
传奇二
“老罕王”与长白山人参
“老罕王”,是长白山当地人对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亲切称呼,抚松县绛珠草文学社刘元德讲述了一个努尔哈赤与人参的故事。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是建州女真的首领,后金的建立者。在传说中,他的童年很不幸,10岁时疼爱他的母亲喜塔腊氏不幸去世,他和两个弟弟落在后母那拉氏手里,从此便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最后他干脆被赶出了家门。是物华天宝的长白山养育了努尔哈赤,也养育了善良、勇敢、朴实的女真人。努尔哈赤18岁之前,曾两次进山挖参,两次进总兵府当差,这些坎坷经历丰富了他的学识,历练了本领,增长了才干。第一次进山,也是因为母亲患病。听说长白山里的老山参能够治病救命,小小年纪的努尔哈赤便独自闯进深山,采挖山参。第二次进山,是在他18岁那年。母亲病逝后,他一直在李成梁总兵府当差。一次为李总兵洗脚时,不小心暴露了自己脚上生着的北斗星红痣,李总兵发现小努尔哈赤正是明朝万历皇帝下旨要抓的传说中将会夺取大明江山的那颗“紫微星”。在李总兵准备送他去邀功请赏的时刻,他的宠妾梨花舍命救出努尔哈赤,这就是努尔哈赤登基后封赏的“紫薇夫人”。脱险后的努尔哈赤第二次进入长白山,这时的他已不再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孩子,他有了明确的信念;“八品宝参八钱银,撮哈王爷济贫寒。”此后,他逐渐以长白山为基地,组织力量,培训骨干,积蓄钱粮,有计划地统一建州女真,成立八旗铁军,准备有朝一日打入关内,入主中原。1616年2月17日(明万历四十四年正月初一)努尔哈赤宣布自己为金大汗,割据辽东,建元天命,定都赫图阿拉,国号金,在位10年。
我们且不论传说的真假,但努尔哈赤曾经进山挖参却是真的,而且人参是当时女真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也是没错的。那时候有些江南商人专门来收购人参,人参成为女真人购买铁器和其他生活用品的“硬通货”。由于人参对女真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规定采参必须经过允许,采获的人参必须上缴。与此同时,人参也是努尔哈赤用来讨好明朝皇帝的重要物品,成为每年向明朝进贡的必备之物。
传奇三
人参文化薪火相传
享有“关东三宝”之首盛誉的长白山人参,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宝。人参又名棒槌,被誉为“百草之王”“中药之王”“补药之王”,因生长环境不同,有天然野山参和人工种植参之分。据《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吉林卷》记载,远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了解人参的妙用。抚松盛产人参,是长白山人参的主要产区,同时也是人参文化的核心发源地和传承保护区。这里位于长白山腹地,地处海拔450米至120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带,拥有人参生长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唐朝时,渤海国为朝贡包括人参在内的贵重贡品,辟东北亚丝绸之路(即朝贡路),丰州(今抚松县抚松镇新安村)为其必经驿站。16世纪60年代,抚松县开始出现人工培植山参,至明末清初,人参的采挖和栽培已成为当地百姓最重要的经济来源。
人参文化最初主要表现为与人参相关的传说、故事、歌谣和“放山”习俗仪式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抚松县就非常重视长白山人参文化的保护和传承。20世纪60年代,抚松县文联编辑整理了《抚松人参故事选》,随后出版发行了《长白山人参故事》,在德国、法国和东南亚地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吸引了众多中外人参文化专家学者前来参观考察。20世纪80年代,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民协联合发出关于整理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通知后,抚松人参文化研究的理念开始形成。在县政府的支持下《吉林省民间文学集成·抚松故事卷》于20世纪80年代出版。20世纪90年代,由抚松作家宫玉春、王德富创作的52集动画片《人参王国》在央视一、四、八套节目先后播出。21世纪初,由抚松县申报的长白山采参习俗,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那些由人参采挖、“放山”所衍化出的人参故事、传说,那些带有浪漫主义和魔幻色彩的采参习俗,其实一直“活化”在人们从事人参生产的实践中,构成了现实生活中整体的人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地很多地方仍然在过“老把头节”“开秤节”“端锅节”,抚松长白山人参节融人参文化与人参产业于一体,至今已连续举办了30届,逐渐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地方传统节日,扩大了长白山人参文化的对外影响,丰富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抚松经济的发展。沈鹏、启功、赵朴初等书画名家也曾为参乡神韵所吸引,纷纷题字作画留念。为更好地展示人参和人参文化,20世纪初,抚松县建立我国第一家人参博物馆,馆内集人参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于一体,采用图文、雕塑及影像等表现形式,以大量的史料,全方位诠释了人参文化的演变及内涵。
茫茫的原始森林,美丽的人参故事,古老的人参歌谣,从中你可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愿这神秘的传奇成为你记忆中的永恒。
|